首尔 SEOUL 历史文化探究之旅 2014年9月12日至17日


前言


说到当今时尚,全世界的焦点就像聚光灯一样照射着韩流。韩流非常火爆:三星手机,KPOP, 韩剧,韩食,韩国汽车,韩国足球队等的表现都让人刮目相看。韩国的成就叫人觉得费解:这个先天不足,曾经苍然孤寂处在亚洲东北角的小国, 是怎么突围而出,竟能打通任督二脉,取得如此不可思议的盖世功力?为了满足好奇心,决定出游首尔,。。。


“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序幕
九月12日下午12.15时 乘搭酷航 SCOOT 从新加坡樟宜机场机场出发,18.20时在台北桃源机场转机飞首尔,飞机抵达首尔仁川机场以时是晚上22.55时了。机场大厦的旅游咨询中心及购买当地电话卡的柜台都已经关闭。

这次旅程,也许过于自信,也许过于懵懂,到了机场才发现准备得不是很充分。一时之间,感到有些失落,无所适从。手中虽然握有前一晚预定的背包旅店的英文及韩文地址,也仅此而已,至于要怎么过去,乘坐巴士?搭乘地铁?那里上车?那里下车?到机场及地铁的客服柜台都再三询问了,还是迷迷糊糊的。打电话到背包旅店又没人接电。夜已深了,不久后地铁就要停止运作,能够腾挪的时间确实有限,接下来该怎么办必须尽快做出决定。看到人来人往时略微紧张及行色匆匆的神情,再加上置身于偌大机场大厅内稀疏冷涩和静谧的空旷氛围中,不自觉地陷入忐忑不安的慌乱心境里。

首尔已经是名闻遐迩的国际信息都市。原本以为到达机场后,只要拥有一张当地信息卡,便可以轻易地上网找到行程的方向。谁知随着电话卡柜台的关闭,希望也落空了。无可奈何在窘迫中,我打开手机的国际信息漫游机制,试图通过它谷歌到有用的线索。当散乱漫无头绪的信息缓缓的蝸爬在手机的三寸屏幕时,“登答”的各种短信却急不急待地夹杂着蹦跳出来,搅乱视线焦点,使得搜索愈加困难。才几分钟的时间,就在什么也想要的信息都没找到时,倏地又跳出一则信息,说漫游的费用已经超越150新元!如此高昂的费用谁能消受,正应了一句俗话:‘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情急之下忙不迭地赶紧关掉信息漫游服务。

没有了信息漫游,我更是茫然无措,最后决定只管像个无头苍蝇般地向前冲刺,乘快铁到达目的地 ‘麻蒲’ 再说。到了地铁购票机前,虽然有韩文、英文、中文选择,使用不难,望着屏幕上的地点选项时,却踯躅得不知如何下手。首尔的地铁网络相当发达,有1-8条线路以及国铁、中央线等,星罗密布,初次接触时叫人看得眼花缭乱,摸不清该按那个位置。由于担心地铁很快就要停摆了,时间紧迫必须赶紧上车,左顾右盼又找不到人来问,于是我斗胆伸手随意点按,居然成功地征服机器听命出票,拿得车票后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扑入车站及车厢内。






机场专线的终点站是首尔站,我在之前的‘孔德’站转紫线一个站到‘麻蒲’,费时超越一小时。我的车票原本就是乱买的,到了闸门出不了站。我四处张望,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打烊回家。当我提着车票向一名车站人员比划出不去时,他没兴致在这个时间检查原因,就径自打开铁闸让我出关了。

根据背包旅店的指示,地点就在地铁站的附近,只有5分钟的步行距离。我想只要往车站里面挂着的邻近地图一瞧,对比图中的韩文或英文地址,应该可以轻易找到目的地。其结果却是我那自作聪明的脑袋出乎意料地在地图版上严重触礁,摸索了许久,怔了又怔,还是没看到相近的字眼。

地铁车站要关门了,工作人员开始赶人出站。找不到旅店的位置,在那个时间点上,我坚守岗位,不依不饶地原地不动,拿着地址不断追问方向。最后,有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提议我出站后找德士,用德士车上的 GPS 导航器寻找目的地。

德士在狭窄蜿蜒的山路上匍甸行驶,路途不远,但周围光线黯淡微弱、分岔又多又密,没有 GPS 恐怕到天亮也找不到地方。车费 3600 won, 即 3.6 美元。

背包旅店地处汉江沿岸山丘上的一间半独立式排屋。有四个停车位,向着马路有个落地玻璃窗及玻璃门出口,隔邻的铝制垂直大拉门后有个小庭院,之后便是客厅兼餐厅及一个小的开放式厨房。旅店主人出来迎接时再三抱歉说因为熟睡错过了我之前的来电,后来拨打我的手机却无人接听,因此一直很担心我能不能找到地方。




首尔简介


(图:网络)

首尔是亚洲的现代化大城市之一,人口约 1 千万,占韩国人口的 1/5 。它是韩流文化中饮食、时装、音乐、舞蹈、电视连续剧、资讯科技、医药美容等的扩散地,是个兼具多样色彩的时尚动感城市。

此外,首尔是个蕴藏着朝鲜王朝的丰富历史古迹与传统蕴意的文化古都。首尔的旧名叫汉城,古时也叫汉阳。相传约2千多年前的西元前18年,百济人在汉江流域定都之后400多年物资极为富裕。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迁都至汉阳后把这个地方易名为汉城。朝鲜王朝定都汉城之后,地灵人杰,经济活动非常蓬勃,10年间人口膨胀达到10万。

汉江川越首尔中央。汉江以北一带是主要的旅游景点。那里是古代朝鲜王朝的宫殿所在地,拥有许多历史遗迹,最具代表性的是景福宫及昌德宫。


(图:网络)


在首尔旅行,交通非常方便,大部分的观光景点附近都有地铁站。最主要的是拟定适合自己的旅游计划。比如喜欢参观古迹的可以到:景福宫、昌德宫、宗庙、德寿宫、昌庆宫、云岘宫。逛市场到有:南大门、东大门、鷺梁津水产市场、京东市场、踏十里古美术商街。逛街有明洞、仁寺洞、光大门、清溪川。喜欢民俗文化可以参观北村、南山韩屋村、乐天世界民俗博物馆。鉴赏艺术表演的地方有贞洞剧场、乱打、韩国之家、三清阁、国立国乐院、华克山庄晚餐秀。博物馆有韩国博物馆、首尔历史博物馆、战争纪念馆。庙宇有曹溪寺、妙觉寺、奉恩寺、津宽寺、华溪寺。观景是N首尔塔。夜生活则是梨泰院。


清溪川
清溪川的形状犹如朝鲜半岛。从东大门站出来,沿着清溪流川往西走,可达祖庙、仁寺庙、明洞、光化门、德寿宫等景点。它是一条川越市区全长13.7公里的人工河流,为汉江的第二大分支,同时又与汉江并行,在城东区与第一大支流汇合后流入汉江。

清溪川在朝鲜时代是为了解决雨季时积水无法排出市区而挖掘的。在二战之后这里曾经铺盖混泥土筑成的公路,在1968年上面又架上高架快速公路。2005年在城市重建与美化的计划,下,它被开发成供人休闲观赏及漫步的一道风景线。这条河川建成后,不但为绿化及自然生态创造了美丽的栖息地,周边地区也变得凉快多了,温度相较与首尔其他地区低了3.6 摄氏度。

 仁寺洞  Insadong



仁寺洞是朝鲜时代高官私宅密集的地方。显贵家族若家道没落后就把家里值钱的物品拿出来卖,于是这里就集合许多古董家具、笔墨纸砚、陶瓷器皿和茶道用品等传统文物的商店。近年来因为游客的增加,应运开设着许多纪念品商店、传统料理店和茶馆。


明洞 Myeongdong  

明洞是首尔最大洞繁华购物街,由许多精品店、化妆护肤品店、美容院、蒸汽沐浴室、餐饮店组成。到了夜晚有各式各样的有趣韩国小食、烧烤、甜点等沿街摆卖。


景福宫 Gyeongbokgung


(图:网络)

景福宫位是首尔境内最大最古老的宫殿,位于北部中心偏西的位置,占地12万6千坪,由330 栋瑰丽建筑组成,背对北岳山,面向清溪川与汉江。

这是一个承载着朝鲜王朝 500 年来的骄傲、悲伤、血泪成河及斑斑辛酸荣辱的历史据点。在这块9万9千公里,略为超过中国或美国土地面积百分之十的朝鲜半岛的历史长廊上,不断上演着层出不穷的王室成员之间帮派博弈、无情厮杀以及争权夺势的斗争故事。在不同的历史时段里,总有雄心勃勃的王子王妃、皇亲国戚、或内阁官员,为着不同的治国抱负和理想,不惜义断恩绝、斩断伦理亲情、人情道义,忍辱负重地承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指责和骂名,试图掀开王朝统治在历史上的新页章和新局面。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始祖李成桂 (1335-1408)于1395 年建造的正宫。李成桂原为高丽王朝东北驻守的将军,后来控制高丽的军政大权,罢黜高丽王,自立为王,在位5 年 (1393-1398)。韩剧 “大风水” 讲述了乱世英雄李成桂崛起的过程。1395年李成桂迁都于汉阳(今日首尔),在高丽故宫的遗址上修建宫殿,景福宫因此成为朝鲜王朝以后约200年的正宫使用,正殿为 ‘勤政殿’。

1398年,李成桂的五子李芳远因为不满王位继承的安排,冲进王宫,厮杀世子李芳硕及另外两个王子,这次变故史称 ‘第一次王子之乱’。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自己改称为太上王。1400 年,李芳远又发动一次政变,逼迫当时在位的国王定宗(李芳果)让位,自己即位为太宗,这是 ‘第二次王子之乱’。1402年,太宗李芳远把父亲太上王李成桂从老家挟持回京,之后幽居在昌德宫,直至终老。

太宗李芳远的第三个儿子忠宁君,自小才华横溢,颇具王者风范,1418 年继承王位成为世宗。韩剧 “大王世宗” 交代了他令人崇敬的生平轶事。但是这次王位的传承,也是在朝鲜王室付出巨大的家族代价后才实现的。为了扶持世宗上位,太宗的长子让宁大君被罢黜世子的位置,逐出王宫,流浪深山;次子则作了和尚。

1453年,12岁瑞宗的叔父首阳大君 (世宗的次子)发动政变,将两位辅助瑞宗的重臣皇甫仁和金宗瑞杀死,并于两年后賜死瑞宗,而篡夺王位,称为世祖大王,在位 13年。韩剧 “王与妃”、“王与我”、“公主的男人”、“仁粹大妃“ 等叙述了这个凄厉残酷的历史事件。

1592年至1597年,日本先后二次侵略朝鲜。景福宫曾大幅度被壬辰倭寇祝融烧毁,重要的朝鲜历史资产被大肆破坏摧毁,许多文物从宫内盗窃搬运至日本。虽然明朝的参战,李舜臣将军的奋战,再加上民众的合力抵抗,最终勉强击退日本。韩剧 “不灭的李舜臣” 描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史事。

两次战争之后的经济残败,致使王室无力修复景福宫,只好将离宫的昌德宫改作正宫。景福宫从此被闲置约 270 年,直到1868年高宗时代,兴宣大院君再把所有的5千7百室重建,景福宫又再度供皇室使用约 30 年。

朝鲜王朝后期不断受到野心勃勃的日本政治与军事逼迫。1863年,第26代国王高宗继位后,其父兴宣大院君 (1820-1898)担当摄政王,为了稳固王朝政治,他一方面削弱外戚势力,另一方面则彻底锁国,结果造成封闭的王朝逐步走向衰弱。1873年,兴宣大院君正式引退,名义上由高宗掌权,实际上却是由擅于政治手腕的高宗王妃闵妃,即明成皇后所控制。为了遏制日本,明成皇后试图拉拢俄国,因而成了日本人意图侵俄的眼中钉,必须拔除。1895年,明成皇后在日本公使的策划下,在景福宫北部的乾清宫被暗杀并焚尸。韩剧 “明成皇后” 反映了这个壮烈历史故事。1896年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称帝,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名为韩。

1910年,日本正式并吞朝鲜半岛。日韩合并后,日本让高宗退位,拥立顺宗,并把朝鲜王室成员的身份改为日本贵族。在日本统治下,朝鲜人民必须改用日本姓名,学校也禁止使用韩文教学,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被贬低到日本人之下。此外,日本朝鲜总督府开始大幅度地拆除摧毁景福宫,只留下10栋残存的建筑物,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的总督府。这些待遇被韩国人看成是民族的奇耻大辱,因此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开始了景福宫的重建工作,并拆除原址上的日本总督府。






昌德宫 Changdeokgung














(图:网络)

昌德宫建于 1405 年,当时是作为景福宫的离宫而修建的,占地110 英亩,共有13座建筑和28个亭子。目前德昌宫的建筑数目仅是其最初的三分之一。在1592年与日本的战争期间被全部烧毁后,于 1615年重建,之后朝鲜王朝转移至德昌宫。约 270年之久,昌德宫取代景福宫成为朝鲜的正宫使用。 1868年景福宫重建,正宫转移,昌德宫再度成为离宫。1907年,末代国王纯宗在昌德宫即位后就一直住在那里直到 1926年逝世。

昌德宫里面的殿阁建筑讲究与周围的地形达到完美融合,突显自然和谐之美。宫殿里面的庭院和密苑亦是如此,所有的一切都融为一体,简直无法分辨哪里是人工建筑和哪里是自然分解。其中的后院更是韩国传统庭院的精髓。与其他宫殿相比,德昌宫层遭受的破坏比较小,保存得比较完整,是韩国五大宫殿中唯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北村 Bukchon Hanok Village


(图:网络)


“北村”是指景福宫和昌德宫之间的住宅区域,是朝鲜王朝时代贵族及皇宫执勤的高官所居住的高级住宅区。北村韩屋村里保留许多韩国传统房屋。现在的北村还是人们实际居住生活的村庄,狭窄的小道内包括11个洞900多座瓦片屋顶的韩屋。随着韩屋艺术画廊、传统手工作坊、韩屋餐厅等的入驻,这里更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新文化艺术区。






德寿宫 Deoksugung Palace



早上到达德寿宫时,正巧遇到在大汉门前进行的模仿朝鲜王朝时代的操兵仪式。进去德寿宫后,很享受里面那种宁静开阔的氛围。









首尔历史博物馆  Seoul Museum of History


(图:网络)

对朝鲜王朝及日本统治有兴趣的话,不妨拜访首尔历史博物馆。这里一共有三层,展示三国时代百济在汉城的活动遗迹、朝鲜时代的风貌、日本侵韩的历史资料、首尔二战之后的经济发展以及现代首尔人的生活。

博物馆林林总总的展示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韩国的近代史。1910年朝鲜王朝被日本并吞,开始了35年的专制掠夺及对韩国文化的摧残破坏。1945年日本战败后汉城改名为首尔。1953年,在经历了4 场的朝韩战争后,首尔恢复其首都的地位。战后的韩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几乎陷于经济破产的状况。196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所得只有区区的 79美元,比许多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国家还落后。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开启了韩国境内长达约 30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局面。虽然朴正熙执政期间 (1961-1979),限制个人自由,扩大中央情报局的势力并无情地打压反对派,他却也同时不遗余力地着手发展经济,推动韩国现代化工业与都市化的进程。迄今他已被公认为是 “汉江奇迹”缔造者,成功在任内带领韩国摆脱萎靡不振的贫困潦倒状况。2013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所得已经达到约26万美元,与独立初期的 79 美元不可同日而语。

令我有些惊讶的是博物馆内规模相当大的场地用来展示韩国的宗教情况。在韩国只有一半的人口信奉宗教,其中佛教百分之22,基督教百分之18 及天主教百分之10。其实另外一半的人口也不是没有信仰,而是生活的世界更多的是处在被儒家思想、佛教及远古的祭祀仪式混杂着的融合体内。

朝鲜王朝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中国的潘属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哲学的影响力从14世纪朝鲜王朝以来尤其逐渐强大,其中李退溪(1501-1570)和李栗谷(1536-1584)两位宋朝理学学者,更进一步提出规范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人民的社会礼节的伦理基础。为了表扬他们的贡献,也为了突显儒家学说在社会的地位,这两个人的头像分别出现上1000 及 5000的韩元钞票上,也把李栗谷的母亲肖像印制在50000 韩元的纸币上。

在博物馆里有个专属展览厅是讲述教会在韩国的历史和发展的。其中值得一提和注意的是韩国基督教及天主教教徒虽然现在只占人口的百分之28,在本国内它已是影响很强大的社会力量。不但如此,教会还经常组织救助团体,到第三世界地区帮忙义务工作。就拿天主教而言,它是世界上成年人信仰皈依最多的教会,韩国天主教圣徒人数居世界第四位。而且教徒人数膨胀迅速,每年都有超过15万以上的成人入会。最近的两任总统金大中和卢武铉都是天主教徒。在韩国的上层社会、精英阶层里及有影响力的人物,许多都是教徒。这种扩张的情况也是今日韩国社会与世界上其他地区有别的独特的现象。

韩国历史上未曾遭受任何基督教或天主教殖民者的统治,不具有因霸权而带来的强势宗教导入因素。1784 年当一些儒家学者从中国将天主教书籍带回国时,才开始了天主教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传教初期,统治者把天主教当作反王朝宗教镇压,信徒曾遭受严重逼害,大批信徒殉道而死。

教会之所以能抗拒排斥,在韩国顽强存活发展,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旧朝鲜王朝的时代,有些儒生希望能够通过接受西方的思想宗教,进而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医药、生活方式,来突破被儒学、佛学、道教等层层包裹了几百年的社会环境,找到强国富民的方法。日治时期,传教士与朝鲜人民站在同一阵线争取独立。到了70、80年代,韩国教会领袖挺身而出,跳出来明确表示反对独裁统治,要求社会民主自由。由于立场始终站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沿,被标签为正面积极与新生的事物,很能获得知识分子及中产阶级的拥护,因而势力得以增长。再者则是韩国的教徒一般能够接受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以及一脉相承的祖先祭拜仪式和社会礼俗,这种宽容气度有利于宗教在民间扎根和普及扩展。韩国人的教会态度是不排他的,而是与传统文化、佛学、儒学甚至于巫术之间求取折中共存的方式。





韩国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韩国国家博物馆是韩国最大的博物馆,里面收藏旧石器时期到20世纪初的物品达22万件。它也是世界第六大的博物馆,占地29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 13.7万多平米。










曹溪寺 Jogyesa Temple



在首尔中部的钟路有个在1910年创立的色彩斑斓、金光闪闪的佛寺,这是一个游客喜爱参观的景点寺庙。碰巧,路过时看到这所庙宇正在举行残疾人表演会。






韩国美食

韩国人自古就有“医食同疗”的观念,因此料理特别讲究搭配及营养均衡,其中蔬菜的分量很大。韩国拌饭、烧烤、泡饭或定食中一定伴随大量定泡菜、芽菜、腌黄瓜、腌白萝卜等蔬菜。在首尔处处都有正宗的韩式餐馆,轻易就可以找到美味可口的韩食解馋。

结尾:首尔总印象


(图:网络)

首尔市中心的城市规划泾渭分明,非常整齐,道路宽敞通顺,建筑物高低相互交错排列,空气流通顺畅。漫步在首尔市区,感觉宛如置身于一部情愫嘟哝的韩剧中,擦肩而过的都是仙袂飘飘的年轻俊男美女。徜徉于着意打扮得自然纯静质朴却又特别重视身材外表的人群里,你会真切的感受到这座沉浸在数百年古迹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

最让人心跳激荡,两眼放光还是它的城市旋律。当行色匆匆的脚步笃笃地叩地面时,几步之遥就有悠闲䣶静的咖啡厅或传统茶馆。当地铁嗖嗖掠过轨道时,在只有年轻韩国人的地铁车厢里,听不到说话交谈的声音,握手机的玩游戏、发短信、或看视频;阅读的看报纸、看书或温习课本;没事做的打盹或凝想呆望;谁也不会干扰谁。当穿街走巷都不见公共垃圾桶时,原来每个垃圾桶是有主人负责的,而且细分种类以方便资源回收。当你饥肠轱辘进入一间餐馆点菜,正在担心言语不通时,原本说韩语的店员瞬间竟能转说出流利的中文。

循着经济起飞时期骤然出现的 ”汉江奇迹” 不动声色地转换成环球化时代扑朔迷离的 ”韩流“,袅袅升起及氤氲散发的是一座新兴城市崛起的乐谱。这个乐谱奏出让人心旌摇曳的音韻,而牵动旋律变动的则是若隐若现的方方正正儒家文化、迂回折中的宗教力量和不依不饶的民族韧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庆州 GYEONGJU 及釜山 BUSAN 游记 2014年10月11日至10月17日